旧书店风景-当前关注
【资料图】
萧海
我不知道——大概永远也无法知道——这世间怎么还会有书籍这样神奇的东西!人类自茹毛饮血始,发展至今,创造了多少文明,以至于漫长的野蛮历史都可以忽略不计。因为书籍,人类文明得以传承与光大;因为书籍,不安的魂灵得以慰藉和救赎……不论你是否同意,我要果断而决绝地说:书籍,是人类的福音。智者的声音,是要保存在纸页里才能永恒。人的激情和记性往往并不靠谱。
前几年,因为工作的关系,我得以有机会在长沙新民路、学堂坡、麓山南一带淘书。常去的一家是新民路师达古旧书店。店主姓邵,书友都称呼他邵老板,是个很有意思的人。师达古旧书店开了大约有二十年。这家店的特色是,旧书来源稳定可靠,常有名教授名学者的签名本,旧书品相很好。单从签名本质量来看,整个长沙的旧书店无出其右。独立新书店里,给我印象较深的是学堂坡卡佛书店,南邻桃子湖,东望橘子洲,是个容易找到而又透着静谧的角落。卡佛选书眼光尚可,只是书的折扣不多,无法吸引到我这种穷酸的读者。
我喜欢逛的仍是旧书店。除了上述提到的师达古旧书店、卡佛书店,渔湾码头斜对街小巷里尚有麓山旧书店较为知名,其特色要数湘版库存书,价格亦公道,可惜经营难以为继,在2018年左右已经关店退出长沙,只剩下网店。其实,麓山路更多的是不知名的二手教材教辅店,最大的一家应该是紧邻麓山旧书店的博雅书店。我现在也偶尔去逛,收获甚微。从长沙艺术学校旁小路穿入,有一家特价书店,专售音乐美术考级书,偶有旧书。麓山路消失的二手教材教辅店就更多了:近两年来,油烟街一带的四家,就有两家倒闭转行;麓山路往北,印象中大约有五六家已荡然无存。
麓山路的书店多依附高校学生而生存,舍近求远从河东来淘书的读者大约总在少数吧。长沙述古人文书店店主黎锟曾说,河西书店无足观,他甚至气愤学生不爱读书,为此将书店开到了定王台对面。我比较感慨的是二手教材教辅店在麓山南的消失。大概是网店的冲击,连教材教辅店这样的“刚需”都变得可有可无。网购如探囊取物,远不如实体书店淘沙拣金来得快乐。有一回在湖南大学北校区财院某旧书店,我简直把书店翻了个底朝天,遭老板白眼。可是,此前我曾在这里淘得《百苗图校释》这样的好书!也曾在麓山南的学海书店以极廉价格淘得《空山:静寂中的巴蜀佛窟》,让一位未及时下手的朋友每每想起便追悔不及。
淘书有得有失。浸淫既久,得出一个经验:买书也要趁早。在你犹豫价格而转身的那刻,好书往往失之交臂。不过,更多的时候是以“得之我幸,失之我命”的态度安慰自己。每淘得一本好书(往往是二手书),我都对这些书店店主心怀感恩,感恩他们辛勤收书,感恩我与这本书的缘分。最记得有一回,我在师达古旧书店发现成套的旧刊杂志《文物》,从20世纪50年代到千禧年后,每年度几乎一期不落,品相完好,殊为难得。更重要的是,这些书都是已故湘籍名画家黄巨年先生旧藏。微信好友群里奔走呼号一圈,这批上百本《文物》就被我与好友子不语、麦客三人瓜分殆尽。此书喊价四元一本,最后按均价三元一本购得,包括已经溢价甚巨的1957年12期。
理想中的旧书店,就像师达这样——一爿不大的店面,干净整洁,进入书店,与老板打一声招呼,便自顾自地徜徉书海,于书架前“一个都不放过”地巡阅。顾客陆续出入,或一无所获地离开,或志满意得地凯旋。店内晴天客多,雨天客少,晴天光亮,雨天昏暗。不变的是书店店主的坚守,是他还有一颗想要继续收书、想要把书店长久开下去的决心。不论他怀抱怎样的目的,只要书店还在那里,我就会走上前去,义无反顾。
标签: